(2017年報導)
隨著醫療水準不斷進步,烈性傳染病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首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病。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疾病譜的演變也表現出這一特點,而中國同時又是一個人口大國,造就了巨大的患病人口基數,使得惡性腫瘤等疾病的防治更加艱難。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中國目前的腫瘤患者人數已經上升至世界首位,而腫瘤藥的價格不菲,這就為每個患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儘管中國政府已經在努力控制藥價,但是這對於高昂的腫瘤藥開支仍是無濟於事。
最近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每年有1150億美元的藥品開支,而居高不下的藥價導致許多患者不得不放棄治療。這份報告例舉了一個年輕白血病患者,他需要輝瑞的抗真菌藥Vfend來抗感染,而10片Vfend要價590美元,這幾乎是這個家庭年收入的一半。
報告指出,中國每年約有220萬人死於癌症。一旦患上惡性腫瘤,痛苦不僅來源於疾病本身,還來自於巨大的經濟壓力。中國人均醫保對腫瘤藥完全是杯水車薪,此外,2014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00美元,而美國是40,000美元,巨大的收入差距也導致普通民眾無力負擔腫瘤藥開支。
此外,中國進口腫瘤藥價格是美國價格的80%至120%,中國患者個人最高需要支付全價的77%,而在美國,個人僅需要支付22%。
目前,中國醫療保險覆蓋總人口的95%,而這只能報銷常規藥品,昂貴的進口抗癌藥往往無法覆蓋。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醫改,目標是將醫療投入上漲到每年4600億美元,並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提高醫保覆蓋率。
癌症村是近幾十年在中國大陸出現的群體疾病現象。由於環境污染,大多是飲用了在上游的企業所排出的未經處理的污水,造成某一村莊大規模的癌症病發。
在中國學界與媒體指稱污染地區居民承受較高罹癌率多年後,中共政府環保部終於在2013年2月的官方文件中,首度承認中國存在「癌症村」。中國民間專家估計,若包括非官方數據資料,中國大陸的癌症村約達459個,且有逐漸往中國中西部擴散的趨勢。
中國癌症近年來之所以呈高發態勢,有專家認為是因為國家數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對環境、人口結構和生活方式影響的綜合結果,也有專家認為環境污染才是中國癌症發病率高漲的主要原因,如陰霾天氣、環境污染和水土污染等等因素。
台灣生技業者積極投入牛樟芝抗癌研究
台灣生科業者開發出抗大腸直腸癌之牛樟芝植物新藥;經動物研究證實,牛樟芝新藥與化療藥物合併使用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除藥物整體生物活性佳,且動物毒性低。目前新藥已獲得美國FDA核准執行植物新藥人體臨床I/IIa期試驗。
台灣上櫃生技業者指出,藥物開發是場國際競賽,面對來自於世界各國競爭者,唯有開發出的藥物在新穎性、有效性與安全性具備國際競爭力時,所開發的新藥才真正地具有價值。
業者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共組研究團隊,已完成臨床前生物活性試驗與藥理作用研究,後續並規劃與推動新藥人體臨床試驗(IND)及未來申請上市(NDA),全力推動新藥早日商品化。業者表示藉著多年奠定之牛樟芝開發能力,並結合生技中心之植物新藥研發能量,開發出兼具專利性與國際競爭力之抗癌牛樟芝植物新藥,一種牛樟芝子實體萃取物,與化療藥物合併使用時,除了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作用,並可減緩化療藥物造成抑制骨髓細胞的副作用。
牛樟芝抗癌效果 三萜類是關鍵
三萜類成分能促進癌細胞凋亡、增強肝機能、降血脂等作用,牛樟芝三萜類種類愈多,愈有醫療價值,這是其他菇類所沒有的,也因此具有其他菇類所沒有的特殊抗癌功能。
台灣牛樟芝專家針對坊間常見的「液態培養」產品及相關所謂「椴木子實體」產品進行DNA分子鑑定,發現部分產品無法檢測出含有樟芝的DNA,呼籲消費者需小心辨識。他表示,買牛樟芝除了要認明其培養方式及三萜類含量,還要注意是否被摻進粉末,建議可從觀看、觸摸、淺嚐等方式辨識真假,不純的牛樟芝粉末較白、顏色不均、嚐起來較淡。
綜觀牛樟芝相關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牛樟芝對抗癌有相當效果,而現在業界也不斷研發出新的栽培技術,但三萜類種類仍遠不及正統椴木培養之牛樟芝。只是在產品珍稀、價格紊亂的情況下,消費者若希望取得100%「純」的牛樟芝產品,最好認明檢驗報告或致電詢問專家最可靠。
預防保健勝於罹癌治療
早期牛樟芝是由台灣原住民發現的,原住民喜歡飲酒,導致羅患肝臟病變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在無意中吃過山中野生牛樟芝後,剛開始味道極苦,但不久後就發覺精神奕奕,疲勞頓時消失,長久食用後,更發覺輕微的肝病也都不藥而癒,所以台灣原住民都將牛樟芝視為最珍貴藥材。
近十年來,政府及各生化研究機構因鑑於牛樟芝是台灣特有的奇妙真菌植物,早於數十年前即投入大量經費與人力進行相關生物性及藥理性的探討與無數次的醫療臨床實驗。各方研究報告均對牛樟芝的人體保健醫療功能給予極正面的評價。牛樟芝的結構、成分、生理活性逐漸清晰的呈現在世人眼前。
台灣醫療團隊發現,牛樟芝未來可望成為全新防癌利器!馬偕醫院、台灣行政院農委會及前台灣中醫所研究員費時六年,從素有「台灣紅寶石」之稱的牛樟芝萃取出活性化合物MMH01,實驗室研究發現,這種物質可殲滅頑強的胰臟腺癌細胞、白血病細胞,以全新機轉讓癌細胞如氣球般脹大、凋亡,且不會傷害正常細胞。
參與研究的學者包括馬偕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陳裕仁醫師、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張東柱博士及前台灣中醫所周正仁研究員,結果已刊登在「活體外毒理學」(Toxicology in Vitro)期刊,同時正在申請台灣及美國專利。
陳裕仁醫師表示,實驗室中所用的牛樟芝菌種是台灣森林特有的野生牛樟芝,在實驗室裡以無菌培養方式栽培出單一菌種牛樟芝,再經實驗室萃取、分離出二十多種物質,發現其中的「去氫硫色多孔菌酸化合物」可以抗癌。張東柱博士說,每一公斤的牛樟芝只能萃取出大約○•五公克的MMH01化合物,萃取、分析過程非常耗時。
研究人員讓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接觸低濃度「MMH01」,第一天抑制率就達45%,第三天更躍升至97%,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化合物對抑制胰臟腺癌細胞也有效果,第一天抑制率為18%,第三天增加到65%,顯見少量的「馬偕一號」就可造成癌症細胞凋亡。
陳裕仁醫師解釋,牛樟芝會啟動癌細胞不正常分裂,白血病細胞經牛樟芝作用後,原癌症細胞核會不斷分裂,但細胞質還是維持原狀,這現象稱為「有絲分裂風暴」,是癌細胞壞死前兆,癌細胞會像氣球般脹大,最後破裂凋亡,正常細胞卻不會受影響。
防癌症首重早期預防,就是定期健檢及提高對身體狀況的警覺性,並落實健康的飲食與生活,擁有正確防癌觀念,癌症不易找上你。